1.Linux系统中硬盘分区与命名方案

我们先查看一下物理机上硬盘,如下:

[root@kzkvm2020 ~]# fdisk -l
…
磁盘 /dev/sda:9596.0 GB, 9595997126656 字节,18742181888 个扇区
Units = 扇区 of 1 * 512 = 512 bytes
扇区大小(逻辑/物理):512 字节 / 4096 字节
I/O 大小(最小/最佳):4096 字节 / 4096 字节
磁盘标签类型:gpt
Disk identifier: 28BB383C-3B24-4AD0-80BB-643933B74ADD
……

其中磁盘 /dev/sda:9596.0 GB/dev/sda表示第1个SCSI硬盘。

如果有第2块SCSI硬盘,则显示为:/dev/sdb

如果有第3块SCSI硬盘,则显示为:/dev/sdc

……

以此类推。

上面提到的是SCSI硬盘,是服务器常用的硬盘接口。如果是IDE硬盘,则用hd表示,比如:

如果有第4块IDE硬盘,则显示为:/dev/hdd

如果有第5块IDE硬盘,则显示为:/dev/hde

……

以此类推。

接着我们查看一下分区的详细情况:

[root@kzkvm2020 ~]# df -h
文件系统                 容量  已用  可用 已用% 挂载点
/dev/mapper/centos-root  500G  8.6G  492G    2% /
/dev/sda2                2.0G  164M  1.9G    9% /boot
/dev/sda1                200M   12M  189M    6% /boot/efi
/dev/mapper/centos-data  8.3T  3.3T  5.1T   39% /data
……

上面的/dev/sda1/dev/sda2分别表示第1块SCSI硬盘的第1个分区和第1块SCSI硬盘的第2个分区。

关于磁盘分区命名方案总结如下:

1)/dev:这是所有设备文件存放的目录。

2)hdsd:分区的前两个字母,代表该分区所在的设备类型,其中hd代表IDE硬盘,sd代表SCSI硬盘。

3)分区的第3个字母,表示分区在哪个设备上。如:a、b、c、d……分别代表第1块、第2块、第3块、第4块硬盘……

4)分区的第4位的数字,表示分区,Linux下前4个分区(主分区或者扩展分区)用数字1~4表示,逻辑分区从5开始,依此类推。

2.硬盘分区大小确定方案

在实际物理服务器场景中,硬盘分区的大小需要根据具体场景和磁盘本身的大小来确定。

分区的划分,建议采用标准分区方案,不推荐使用LVM分区方案,LVM分区存在的问题是,性能低、可维护性差、当磁盘损坏时无法恢复数据。

下面有一台物理服务器,物理内存为128GB,硬盘大小为2TB,分区方案规划如下(仅供参考):

挂载点分区大小备注
/boot1GB标准分区,文件系统:xfs,必须
/var500GB标准分区,文件系统:xfs
/usr500GB标准分区,文件系统:xfs
swap8GB由物理内存大小来定,前面无/,必须
/50GB标准分区,文件系统:xfs,保证足够大,必须
/data全部剩余的容量自定义分区,可自定义多个,用来存放数据

上面分区中,/bootswap/三个分区是必须的。

分区划分时,可以按上表的顺序来进行操作。

需要补充的是,对于swap分区来说,它由物理内存大小来定,原则如下:

物理内存大小swap分区大小
16GB以下2倍的物理内存
大于16GB可以视为swap分区和物理内存一样大
大于32GB8GB或更小

文章来源:公众号:Python运维实践

最后修改:2023 年 05 月 30 日
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,请随意赞赏